诚信 专业 创新 共赢

越河街 | 从退休老人到“爱心托尼” 王继泉的温暖义剪路

来源: 本站 作者: 裴永豪 2025-02-24 61

在东昌府区柳园街道越河街社区,有这样一个备受居民称赞的人,他用一把剪刀传递着人间温情,用一颗真诚之心深耕公益事业。他就是居民们口中的王叔、义剪达人王继泉。今年62岁的他,自退休后便全身心投社区义剪工作中,那间仅有2平方米的小屋,成为他播撒爱心与温暖的公益阵地。

初心如磐,坚守公益之路

受雷锋精神鼓舞,王继泉青年时期就下定决心用双手传递温暖,多年来,他始终坚守着这份初心。在东关国际小区西区南门前那间简陋的理发小屋里,时常传出的理发声与欢声笑语,吸引路过的居民纷纷驻足。前来理发的既有头发花白的老人,也有光荣退役的老兵,还有社区评选出的信义之星。他们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等大事放心地交给王继泉。面对不同的顾客,王继泉总是满脸笑意,耐心细致地询问每个人对发型的要求。随后,他便熟练地操起手中的剪发工具,一推一剪,动作精准而流畅。每一次理发,他都全神贯注,因为他深知,这不仅仅是一个精细的手艺活儿,更是他对社区居民的一份承诺,是他传递爱与关怀的重要方式。

微信图片_20250224150618.jpg

在过去的两年公益义剪时光里王继泉凭借持之以恒的奉献精神,将看似平凡的举手之劳,打造成社区里的爱心品牌

上门服务行动不便老人

每次社区组织义剪活动,王继泉总是提前精心准备好那把陪伴他多年、已经磨得锃亮的剪刀,一条干净整洁的围裙,以及他那标志性的红马甲。每次给大家剪完一个好看的发型,看到他们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,我自己也特别高兴。王继泉总是这样质朴地表达自己的感受。

王继泉开展义剪的小屋,原本是间废旧的核酸检测小屋。如今,小屋上清晰地标注着街道便民服务点的字样,它承载着将贴心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的使命。退役军人以及满80岁的老年人等群体可以到此免费理发。自这个服务点运行以来,已累计为110余名群众提供了服务,其中年龄最大的顾客92岁。

微信图片_20250224145614.jpg

对于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和特殊群体,王继泉更是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。他专门准备了一个本子,上面详细记录着每一位需要上门服务人员的名字、住址以及理发周期。他总是按时按点,带着工具准时出现在这些居民的家中,为他们免费修剪头发,送去温暖。居民程大爷对此深有感触,他感慨地说:社区阳光社工和王师傅每次来我家,不仅帮我修剪头发,还陪着我聊天,关心我的健康,让我心里暖烘烘的。

技艺传承,助力社区公益开花

王继泉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。他不仅坚持上门为居民剪发,还积极带动更多的人加入社区义剪队伍中来。在社区里,他开展了针对男短发的理发教学活动。一把推子、块围布、一件红马甲,成为学员们的三件套。在教学过程中,他耐心指导,手把手地传授技巧,将自己的理发技艺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。

微信图片_20250224145308.jpg

当有人问起他坚持义剪的动力时,他轻轻抚摸着那个用了多年、有些陈旧的理发工具箱说:能让别人生活得更体面些,就是我最大的体面。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,正是对奉献、友爱、互助、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的生动诠释。

爱心会传播,善意可传递。凭借着多年来的默默付出和无私奉献,王继泉先后被越河街社区授予社区最美志愿者”“信义之星等荣誉称号,成为激发越河街社区更多群众助人为乐、崇德向善的精神动力。如今,在王继泉带动下,社区里的公益氛围愈发浓厚,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志愿服务的队伍,共同为构建温暖和谐的社区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