诚信 专业 创新 共赢

泉林社区丨【“泉”心护航】穿越千年古韵 感受非遗鱼灯活动

来源: 本站 作者: ln 2024-09-29 183

鱼灯作为一项具有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民间艺术,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价值,它是祈福和庆祝丰收的象征。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,增强青少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,9月28日,人和街道泉林社区、阳光社工组织开展了“穿越千年古韵 感受非遗鱼灯”活动。通过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学习,丰富社区青少年的生活,拓宽他们的视野,并增强他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与保护意识。

0e6bb95ee159eb8e46ec680ba573b6e_副本.jpg

体验鱼灯艺术“凤箫声动,玉壶光转,一夜鱼龙舞。”是宋代辛弃疾的《青玉案·元夕》中对于“嬉鱼灯”队伍照亮整个村庄,如同成群的鱼儿追逐嬉戏,光彩流动的生动描写。鱼灯是传统民俗舞蹈的道具,用竹篾绑扎成鱼形状。鱼灯历史悠久,明朝历史歌谣中就有记载:“正月里来闹鱼灯”。

本次活动社工先是详细介绍了安徽歙县汪满田村“嬉鱼灯”民俗。每年正月十三至十六,晚上各鱼会在汪氏祠堂口汇集,以写有“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,国泰民安,万民乐业”字样的刀旗开路,祠堂鱼为首,上百盏大小鱼灯沿规划好的路线穿街走巷,鞭炮烟花此起彼伏,男女老少欢呼雀跃,热闹的嬉鱼灯活动持续两三个小时。

6f59edbf058023c96d046001bcbf6fa_副本.jpg

13d2ded9861fc03cf80f8715254a7a4_副本.jpg

紧接着,社工将鱼灯制作方法、步骤进行分解、示范,之后大家开始投入到制作过程中,社工和小朋友通力合作,按照制作步骤有序进行鱼灯的组装和创意装饰,很快,一个个活灵活现的鱼灯就踊跃于眼前了。拿着一个个制作好的鱼灯,小朋友们脸上洋溢着满意的笑容。

小小鱼儿腹有灯,孩子们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一件非遗手工作品,更是一份耕耘后的收获,通过本次活动,孩子们不仅领略到了鱼灯艺术的魅力,更在实践中学会了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性。下一步,泉林社区将继续挖掘和整合各类文化资源,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更多元化、更富有教育意义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,让传统文化在孩子们心中生根发芽,绽放光彩。